CONTACT
时间:2025-11-11 10:24:16 点击量:
李梅从卧室门口探出头,看着丈夫王建华正拿着手电筒对着墙上那把蒲扇照来照去。
夜色中,那把竹制的老蒲扇在微弱的灯光下投射出模糊的影子,就像一个张开双臂的人形。
王建华今年53岁,在成都一家国企干了大半辈子,去年刚退休。退休后的日子本该清闲,但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直到半年前,他迷上了收藏古玩。
每个周末,王建华都会到荷花池古玩市场转悠。他不是什么大买家,就是喜欢那种淘宝的感觉。摸摸这个,看看那个,偶尔花个几十块钱买点小玩意回家。
是啊,今天运气好的话,说不定能捡个大漏。王建华总是这样回答,眼里闪着期待的光。
确实,王建华这半年来买的东西不少:几个瓷碗、两块老石头、一对铜制的小摆件,还有一堆他说是有年头的杂物。
摊主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,皮肤黝黑,看起来像是从外地来的。摊位上摆着不多的几样东西:几个茶杯、一对花瓶,还有一把蒲扇。
竹骨包浆自然,呈现出温润的黄褐色。扇面是细密的竹丝编织,工艺精致。最引人注目的是扇柄,雕刻着一些细腻的花纹,虽然有些模糊,但能看出当年的精美。
这是民国的东西,手工编织,你看这竹骨的包浆,没有几十年出不来。老人的声音有些沙哑。
王建华仔细观察,确实如老人所说。扇子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岁月的痕迹,不是现代仿制品能比的。但八百块对他来说还是太贵了。
老人沉默了一会,似乎在思考什么。七百,不能再少了。我这也是急需用钱,不然不会卖的。
老人的眼神闪烁了一下:是我们家祖传的,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。只知道是我爷爷留下的,说是从一个戏班子里得来的。
戏班子?王建华更感兴趣了。在他的想象中,戏班子的东西都带着浓厚的文化气息。
王建华拿着扇子离开的时候,回头看了一眼。老人正盯着他的背影,眼神说不出的复杂。
这不是破扇子,这是古董!你看这包浆,这工艺,现在哪里找去?王建华赶紧为自己辩护。
李梅无奈地摇了摇头:随你吧,反正钱是你的。但是这些东西别再往客厅放了,卧室都快放不下了。
当天下午,王建华就在客厅的墙上钉了个钉子,把蒲扇挂了上去。扇子挂在沙发正对面的墙上,任何人坐在客厅里都能看到。
一般的蒲扇都是圆的,这个是椭圆的,而且这个弧度...好像戏曲演员用的那种。
电视里播放着成都台的新闻节目,声音不大不小。李梅在厨房洗碗,偶尔传来碗筷碰撞的声音。
很轻微,像是风吹过什么东西的声音。刚开始他以为是窗户没关严,风吹窗帘的声音。但他看了看,窗户关得好好的,窗帘也没有动。
王建华仔细听,声音似乎是从客厅的某个地方传来的。他站起来四处察看,最后把目光锁定在了墙上的蒲扇上。
王建华走到扇子前面仔细观察。扇子静静地挂在墙上,一动不动。但那个类似扇风的声音却依然清晰可闻。
他伸手轻轻碰了碰扇子,扇子晃动了几下,发出了轻微的摩擦声。但这跟他刚才听到的声音完全不同。
这次王建华更加确定,声音确实是从蒲扇的方向传来的。他关掉电视,整个客厅安静下来,那个有节奏的扇风声就更加清晰了。
王建华走到扇子跟前,甚至把耳朵贴近扇子,想要找出声音的确切来源。但扇子本身并没有任何异常,依然静静地挂在那里。
接下来的几天,这种现象越来越频繁。每天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之间,那个扇风的声音都会准时出现。有时候持续十几分钟,有时候只有几分钟。
为了验证,他决定用手机录音。那天晚上,声音又出现了,王建华立即拿出手机开始录音。他录了整整十五分钟,期间那个扇风声一直断断续续地响着。
他又试了几次,结果都一样。手机完全录不到那个声音,但他的耳朵却能清清楚楚地听到。
李梅开始担心王建华的精神状态了。老王,你是不是压力太大了?要不去医院检查一下?
在昏暗的灯光下,他似乎看到扇子有非常轻微的摆动。不是风吹的那种摆动,而是很有规律的左右摆动,就像有人拿着它在扇风一样。
这种诡异的现象让王建华开始失眠。每天晚上到了九点多,他就会不自觉地紧张,等待那个声音的出现。而一旦声音出现,他就无法专心做任何事情,只能坐在那里听着,直到声音消失。
他在各种论坛和网站上搜索关键词:古董有声音、老物件发声、蒲扇异常。还真让他找到了一些相关的信息。
有个叫古玩奇闻的网站上,有不少类似的帖子。有人说自己买的老钟表会在半夜自己响,有人说古琴会自己发出声音,还有人说老家具会发出奇怪的声响。
楼主说自己买了一把老扇子,每天晚上都会有扇风的声音,持续了一个多月。后来他找到了卖扇子的人,才知道这把扇子原来的主人是个戏曲演员。
他继续往下看。楼主说,那个戏曲演员生前每天晚上都要练功,经常用这把扇子练习扇子功。后来演员去世了,扇子传到了别人手里,但每到晚上练功的时间,扇子就会回忆起当年的场景。
他又看了其他一些帖子,发现这类现象还真不少见。有专门研究这方面的人说,这叫物品记忆,就是物品会保留前主人的使用习惯和情感记忆。
越看这些资料,王建华越觉得自己遇到的事情不是偶然。他决定找到当初卖扇子的那个老人,了解更多关于这把扇子的背景。
第二天,王建华又来到了荷花池古玩市场。但他找遍了整个市场,都没有找到那个老人的摊位。
师傅,您知道前几天在这里摆摊的一个外地老人吗?六十多岁,皮肤比较黑。王建华询问其他摊主。
卖蒲扇的?摊主想了想,好像有印象,但具体我也记不清了。这里人来人往的,很多都是临时摆摊的。
王建华有些失望,但他没有放弃。他想起当初老人说这把扇子是从戏班子里得来的,也许可以从这个线索入手。
成都的戏曲历史悠久,王建华想到了川剧。他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成都川剧历史的资料,想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线索。
其中一张照片引起了他的注意:照片上是一个民国时期的川剧团,演员们都拿着各种道具,其中就有扇子。
他继续查找资料,了解到成都在民国时期有很多川剧团,其中一些比较有名的团体都有详细的历史记录。
后来因为战乱,李玉梅的命运如何就不得而知了,但据说她的那把扇子流传了下来。
他继续搜索关于李玉梅的资料,但网上的信息很少,只有一些简单的介绍。不过这些信息已经足够让王建华确信,自己买的这把扇子很可能就是一个川剧演员的道具。
他仿佛能想象到,几十年前,一个叫李玉梅的女演员,每天晚上在这个时间段,用这把扇子练习着川剧的基本功。
王建华闭上眼睛,静静地听着。在他的想象中,一个穿着戏服的女子正拿着扇子,在昏暗的灯光下练习着优美的动作。
那天晚上,王建华的朋友老张来家里做客。两人聊着收藏的话题,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九点多。
这是第一次有其他人听到了这个声音。王建华既兴奋又担心。兴奋的是,终于有人能证明他没有幻听;担心的是,这说明事情可能比他想象的更复杂。
老张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:我也不知道,但确实很奇怪。要不...你把这把扇子的来历再跟我说一遍?
王建华把当初买扇子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,包括摊主说的话和他自己查到的资料。
我以前听说过一些类似的事情。有些古董,特别是跟特定人物有关的,会带有一些...怎么说呢,一些不寻常的东西。
我不是迷信,但有些事情确实用科学解释不了。你买这把扇子后,除了声音,还有其他异常吗?
那还好。但我建议你最好还是找到当初卖扇子的那个人,了解清楚这把扇子的来历。
接下来几天,王建华更加积极地寻找那个卖扇子的老人。他不仅在古玩市场打听,还在网上发帖寻人。
你说的那个老人我见过,好像是从外地来的,住在城中村那边。一个摊主告诉他。
按照提供的地址,王建华终于在城中村的一个老旧小区里找到了那个卖扇子的老人。
门开了一条缝,露出老人警惕的眼睛。当他看清是王建华时,脸色瞬间变得煞白。
你听到了,是不是?老人突然打断了他,眼中闪过一丝恐惧,每天晚上九点多,扇风的声音?
老人的手紧紧抓着门框,指关节都发白了:我就知道会有这一天。孩子,你快走吧,趁现在还来得及。
老人回头看了看屋内,然后压低声音说:这把扇子...它不干净。三十多年了,每个拥有它的人,最后都...
地址:海南市海口市龙华区金宇街道678体育855号 电话:020-1489-1691 手机:138-13192865
Copyright © 2025-2028 678体育 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:粤ICP备30287920